|
東莞劃定420平方公里工業保護線支持實體經濟8月29日上午,東莞市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東莞市工業保護線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全市共劃定420平方公里工業保護線支持實體經濟。劃定的空間與市域產業空間發展、鎮街產業發展結構充分銜接,形成“四帶、十四區”的空間結構。其中,市鎮重要的工業園區和企業基本都納入了工業保護線范圍內。 東莞也是全省首個由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對工業保護線進行規劃的城市,彰顯東莞高度重視工業用地保護的態度和決心。 會議要求,市人民政府要嚴守工業紅線底線規模不能突破,嚴控工業藍線的調整,嚴格執行調整的程序和權限,切實發揮好工業保護線的作用;要做好《規劃》與相關規劃的有效銜接,抓緊出臺配套政策和實施細則,完善規劃體系;要自覺接受人大監督,適時開展實施成效的評估并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確!兑巹潯仿涞貙嵤。 工業保護線占規劃建設用地規模超三成 工業保護線是指為保障工業、倉儲、港口用地發展空間,由市政府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后批準公布的,需要嚴格控制和保護的工業用地范圍線。分為工業紅線和工業藍線。其中,工業紅線是為保障城市產業長遠發展而劃定的,符合城市規劃的工業用地保護線;工業藍線是為穩定城市一定時期內工業用地總規模,將未來擬逐步轉變功能的現狀工業用地擇優劃定的工業用地過渡線。 此次東莞整個工業保護線劃定工作由“一個規劃+兩個文件”組成,包括《東莞市工業保護線專項規劃》、《東莞市工業保護線管理辦法》和《東莞市工業保護線實施細則》。 《東莞市工業保護線專項規劃》確定空間布局,經人大常委會審議后公布實施;《東莞市工業保護線管理辦法》確定管控政策和方向,作為政府規范性文件經市政府審定后施行;《東莞市工業保護線實施細則》明確具體的操作規程。 根據既定目標,本次《規劃》劃定工業保護線規模為420平方公里,占規劃建設用地規模的34.7%,其中工業紅線規模371平方公里,工業藍線規模49平方公里。 鼓勵工業用地提容倍增 《規劃》嚴格限制線內功能轉變,指出工業保護線內應以制造業用地為主,除因公共服務設施、市政和交通基礎設施、綠地、廣場、租賃型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等公共利益需要外,嚴格限制線內工業用地調整為其他用途,尤其是不得調整為居住、商業等經營性用途。 《規劃》鼓勵工業用地提容倍增,提升品質,改良業態,提高開發強度。經市政府授權,工業保護線內工業用地申請提高容積率不超過3.0的,控規調整由原來的一般調整簡化為微調,審批提速至少2個月;工業保護線內允許適量布局新型產業用地,但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0%以內。松山湖高新區、濱海灣新區及南城、莞城、東城、萬江作為新型產業重點發展區域,可適當提高比例;鼓勵工業保護線內推進連片“工改工”,建設配套完善的先進園區,在整體規劃、連片開發的產業項目內,允許生活配套設施集中設置、整體核算;鼓勵通過微改造、綜合整治提升園區環境。 《規劃》還強調了剛性與權威性,一經批準,必須嚴格執行。若經論證確需對工業保護線進行調整的,需嚴格按法定程序履行報批和備案手續。突破管控底線的工業保護線調整須報請市人大審議通過后,市政府方可批準實施。規劃依法批準后,將接受全社會監督,并會適時開展實施成效的評估,定期報市人大進行審議。 制定更精準政策推動產業升級 東莞市城鄉規劃局負責人介紹,工業保護線的劃定有利于保護工業空間,支持實體經濟。東莞的定位是國際制造名城,制造業是東莞的立市之基,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根基、特色和優勢所在。工業的發展需要充足的工業用地空間來保障,劃定工業保護線,有利于保護工業發展空間,把發展實體經濟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此次工業保護線的劃定,對于東莞城市更新、打消不合理預期也有積極的引導作用。東莞自2009年“三舊”改造政策實施以來,大量資金投入到改造難度低、利潤空間大的工改居項目,地產類項目(以工改居為主)占83%,產業類項目僅占15%,產業用地受到威脅,產業用房價格不斷被抬升。劃定工業保護線,有利于及時遏制工業用地被蠶食的苗頭,明確市場預期,鼓勵和引導企業在城市功能分區的指引下推動連片更新、“工改工”項目。市政府剛剛印發的《關于深化改革全力推進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質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警惕擠壓蠶食產業空間的短期沖動。 目前,東莞正在大力推動城市品質提升,以此促進產業升級。產業發展是東莞城市發展的核心支撐,為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目標,亟需將目前東莞粗放低效、布局分散的產業發展模式向集約高效的方向轉變。劃定工業保護線,有利于制定更精準的鼓勵扶持政策,引導現有老舊工業園區環境提升,完善配套,打造一批“工改工”示范園區,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會議認為,《規劃》對標東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先進制造業之都的角色定位,著眼東莞城市創新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是對中央提出的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全面落實!兑巹潯穼τ诒U瞎I用地供給,實現產業立市、工業強市,打造國際制造業名城的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在東莞未來城市發展中將起到戰略引領和剛性控制的重要作用。 《規劃》出臺歷程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東省降低制造業企業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要求各市盡快劃定工業用地控制線。 2017年5月和6月,市委書記梁維東、常務副市長白濤分別主持召開加強工業用地保護的工作會議,部署開展東莞市工業保護線的劃定工作。 2017年8月,市府辦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東莞市工業用地保護的通知》,重申東莞市對于工業用地保護的決心和態度。市城鄉規劃局印發《東莞市工業保護線劃定工作方案》,全面啟動工業保護線劃定工作。 2017年12月,基本完成全市工業保護線的劃定工作,其后用半年左右的時間,廣泛征詢部門、鎮街、公眾及專家的意見,并通過了市城建領導小組審查、市規委會審議。 2018年7月、8月,市政府常務會議、市委常委會先后討論同意《規劃》。 2018年8月29日,市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正式審議通過《規劃》。 |